前篇文章:使用者中心專案打造 Inbound Marketing 集客式網路行銷網站策略練習
在策略層定義了網站的抽象策略目標後,我們要開始將策略目標轉換成為有價值的產品與有價值的過程,即把這些策略目標轉化為實質的需求與規格,並且訂定出可行的 Milestone 里程碑來實踐。
要先有內容需求才知道如何排序,就像是先細數有多少件衣服、哪些衣服,才可以去思考要透過怎麼樣的行程排序,才可以達到一個下午可以完成送乾洗襯衫、大型棉被、洗衣機洗居家衣著的目標。
首先,會先談到需求, User Centered Design 使用者中心專案流程中,將此實質的需求與規格分類成兩種,分別是功能需求與內容需求。
功能需求
什麼是功能需求呢?舉個例子來說,若這個網站要能夠為業主取得客戶的聯繫方式,那麼他就會需要製作表單功能,讓使用者可以在網站上留下自己的聯絡資訊,並且網站系統要能夠將這些資訊傳送到業主想要收到這些客戶資訊的地方,比如說信箱、客戶服務系統等等。
這些規格要能夠像工程師要求那般具體講出來,是有點困難的,但我們可以做出簡易的使用者步驟解說來跟工程師說明。可以參考以下的解說範例:
>> 網頁上
1. 使用者在 OOO 產品頁面 Footer 上方可以看到可以填寫的表單。
>> 表單上
1.1. 使用者可以填寫名字、電話、信箱。
1.2. 完成填寫後,按下按鈕,要檢查使用者是否每個欄位都有填寫資訊。
>> 表單上的系統檢查
1.2.1. 系統要檢查確認都有填寫,使用者資料就能送出。
1.2.2 系統檢查發現有沒填寫的欄位,系統就要跳出警告視窗請使用者填寫欄位。
>> 表單上資料送出後
1.3 使用者資料送出後,會跳出一個視窗告訴使用者,資料已經送出。
>> 業主信箱設定
2. 送出的使用者資料要寄到業主的信箱中: [email protected]。
>> 業主收到的信件內容
2.1. 業主的信箱收到的使用者資料要包含:使用者的名字、電話、信箱、填寫時間。
可以看到,不同的數字層級,就是不同的情境判斷;透過這樣的流程描述,就能幫助工程師進行功能需求的分析。
功能需求準則
以前段的範例來說,其實是有幾個準則務必要遵守的:
- 功能規格:可以滿足各種情況的需求(如前段的數字層級是為了表示各種可能情況所表現的介面)。
- 樂觀:防止各種可能會產生問題的情況。
- 這些描述的內容,都要有具體的細節,如文字、功能細節等規格,要避免主觀的想法。
內容需求
那什麼是內容需求呢?比如說,業主希望使用者閱讀過網站的某個頁面,就會想要留下自己的聯絡資訊,這樣的頁面我們也會將其稱為 Landing Page,那麼這個網頁的內容規格就要能夠符合 Landing Page 登陸頁 的設計準則。也因此我們就能界定網頁內容的呈現與規格。
內容需求準則
- 提供每個特性規模的大致預估,如文章字數、圖片大小、影片的尺寸等等。
- 知道內容管理者與維護更新者是誰,才能在功能上面思考如何符合這些使用者的使用情境。
- 若內容需求是大規模者,則可訂定內容清單。
實現程序與里程碑
講到這個部分就很專案管理了,當然,如果要以專案開發的角度來寫這篇文章,那又可能會太偏專案思維了一些,所以下列會提供一些準則來排定實現程序:
- 初期:原始數據 (raw data) 先發散搜集,再依使用者、業主與管理需求來收斂資料
- 中期:了解每個需求的前置作業,將彼此前後實踐關係釐清
- 末期:排序排程
當然也會有人問,若里程碑都訂了,那要訂日期嗎?一般來說,只是做內容管理的系統,是不太需要擔心開發需求難以估算時間的,但如果是複雜的需求,而人力又少,就不要要求工程師一定要給時間了吧。
在功能需求的部分,要求快、簡單、低成本,其實可以使用很多現行的工具來實作的,比如說 WordPress 來做為內容管理系統、Mailchimp 來做為電子報行銷系統等等。
Inbound Marketing 集客式行銷其實在內容需求的設定上,才是要能達成快速成長時會需要投入比較多時間與資源的。